第186章 虬角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六爷看着手里的鼻烟壶,这首诗他小时候背诵过……

这是李商隐以诗的形式写给恩师令狐楚的书信。

有人说:“没有一座高山不可逾越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。”

可是,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之间,总有山谷;一个春天到另一个春天之间,必有冬天。

人生最难的,就是在低谷里,一抬头,四面都是高山,到处都是寒风。

唐朝诗人李商隐也经历过寒冬,他写诗总把历史典故,融入到诗句里,以史为鉴。

李商隐曾经以诗的形式抒写了一封答谢信给他的恩师令狐楚,大意是说:未曾些许报答您的大恩大德,只好拿着笔砚,认真接受您的龙韬虎略。

自从您传授了写诗作文的妙法,即使遇到王祥得到佩刀的好事,也不会再让我羡慕。

作者在首两句表达了感激之情,但心中始终觉得大恩难报、心有愧疚。令狐楚对李商隐有再造之恩,更是情同义父。

他对诗人处处关照,可谓无微不至。“微意”,指诗人报效恩公;“龙韬”,本指兵法战略、军机大事,引申为着书立说、吟诗作赋的本领。

自恃文才又颇有些傲气的诗人,面对博学位高的老师自称“空携笔砚奉龙韬”,并非客套,而是心悦诚服。

诗的后两句借五祖传衣,比自己得令狐楚章奏真传,心存感激,胜过王祥之得吕虔佩刀……

诗句中的王祥是魏晋时期的大臣,“卧冰求鲤”的主角。

王祥做官后,有个叫吕虔的将军,送来一把佩刀,并说:“得此刀者,必定做三公。”

果不其然,王祥和其子孙,官运亨通,形成了琅琊王氏家族。

前面的深执谦谦同后面的高自期许看似相矛盾,而对于他们师徒来说却是矛盾的统一。

因为前面的谦虚是对博学位高恩师的大恩而言,后面的自信是表示决不辜负老师的期望。

诗人敢于在短短四句里将两种矛盾对立的思想统一于一篇之中,不只是诗思之精巧,而是有其幸逢恩师栽培的特殊缘由的。

此诗主要是作者对恩师的感激之情,并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踌躇满志,全诗语言精练而意蕴悠长……

纵观全诗,虽与李商隐其它作品相比,确实算不得高明,但是写得情真意切,发自肺腑。

但这却成了李商隐备受争议之作,后世认为这首诗是其最没水平的一首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云落流霞映山天 武夫李青舟,要问剑仙李太白 我乃明教大宗主 三国秘事第二部 英雄吁天录 大明: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 穿越后,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炮灰师尊穿错书后 不准埋毛 综武:魏武遗风,夫人的香裙 东汉不三国 朕,剩者为王 青锋传 李二:我表弟过于给力 扬锋汉起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! 江山横刀美人香 手握兵马虎符,铁骑横推人间 被退婚后: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穿越大明:我才不做亡国太子呢